
物 料:环氧丙烷
化学反应:–
设 备:–
事故类型:泄漏、爆炸
环 节:分离单元
地 点:福建泉州中化学天辰(泉州)新材料有限公司
人员伤亡:1人轻微伤
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310.2153万元
环境污染:–
调查报告:有
现场图片:有
现场视频:–
12月20日6时27分开始,产品分离精制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下游的预分离塔T—4200以及产品精制塔T—4300压力从49.8KPa开始升高,7时03分,预分离塔T—4200压力升高超过操作压力,压力值达100KPa(正常操作压力为:35~50KPa),超过安全仪表系统设置联锁值,SIS系统切断再沸器E—4230热水开关阀XV—42301停止加热。塔顶压力开始降低后,当班主操林**切除联锁,重新投用塔釜再沸器,此时塔顶压力值为106KPa。
针对预分离塔T—4200、精制塔T—4300的压力出现缓慢上涨的趋势,7时33分起,当班主操林**与一班班长蔡**、外操胡**进行联系,要求处理预分离塔T—4200、精制塔T—4300压力上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包括,打开了预分离塔T—4200压控阀和精制塔T—4300压控阀的排气阀进行泄压。同时打开了备用风机B8087B的出口进行泄压。但泄压效果不佳,T—4200塔的压力自最高169KPa下降至150KPa后,又出现缓慢上升。
12月20日7时43分,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压力涨到0.37MPa,此时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的进料流量维持在14.95m3/h(设计进料量92m3/h)左右,预分离塔T—4200的塔压133.79KPa,汽提塔T—2200塔压是40KPa
(图片来源:事故调查报告)

造成事故直接原因:一是设备故障。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出口管路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仪表风气路故障导致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关闭,引发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超压发生泄漏,可燃物料沿人孔法兰泄漏至大气中达到爆炸极限,泄漏物料高速冲刷产生静电引发空间爆炸。高温引发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内环氧丙烷和甲醇急剧气化,造成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超压爆炸。二是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企业操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塔压高时不允许向后系统出料”。企业在闪蒸塔T—2100、汽提塔T—2200、T—3100等塔压超过生产操作规程及工艺卡片高限情况下,仍然向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出料,未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一)直接原因分析
调查组通过访谈相关内操、外操、消防人员、管理人员,调阅DCS记录、SIS记录、交接班记录、视频录像等资料,勘查事故现场,确定泄漏点为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人孔法兰下侧偏左部位。
现场检查发现,环氧丙烷装置四楼的粗环氧丙烷缓冲罐19—V—4215解体破裂,人孔部分向东南侧上飞砸穿五层楼板后落至五层循环氢气入口缓冲罐V—5385西侧,人孔垫片内环飞出落至五层。筒体向西北侧砸到脱氧塔回流罐V—1625后解体,覆盖在脱氧塔回流罐V—1625上。罐内筛板主要散落于粗环氧丙烷缓冲罐19—V—4215原基础东侧和南侧。粗环氧丙烷缓冲罐19—V—4215底部进料管道在本体管座角焊缝处撕裂断开,粗环氧丙烷缓冲罐19—V—4215上部出料管道在长颈法兰与本体管座角焊缝处撕裂断开。
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出口管路通过两道闸阀和一道压控阀与预分离塔T—4200相通。12月20日8时09分33秒将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的阀位由17.5%开至20%,压力没有下降的趋势。表明此时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已出现故障关闭,进而导致粗产品缓冲罐19—V—4215超压发生泄漏,从而引发事故发生。
(二)事故相关检验检测和鉴定情况
国家阀门质量检验中心(福建)对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外观功能等情况进行鉴定,鉴定情况为:?阀体内无异物。?阀芯与套筒无卡阻。③阀杆与阀芯连接完好。④流量特性试验正常。
因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定位器事故中发生损毁,发生气路故障的具体位置无法检定。
(三)间接原因分析
1.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中化学天辰(泉州)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没有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重效益,轻安全,未能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未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存在试车工作准备不足,赶工试车情况。企业领导层安全生产履职不力,未有效督促、检查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企业相关部门对公司出现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等情况未进行有效管理。相关从业人员未严格落实岗位安全职责,未熟悉并严格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
2.设备设计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
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作为装置设计单位,未辨识事故状态下压力调节阀1910—PV—42151关闭将导致前端管路和设备有超压风险,安全措施设置不到位,设备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
3.安全监管不到位
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环保安监科、泉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界山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泉港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泉港区应急管理局对企业安全监管等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隐患治理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
获取调查报告全文:3EHS安全山

联系我们: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