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 料:液化石油气双氧水
化学反应:钯催化剂及白土床中氧化铝粉末随氢化液进入到氧化塔中,引起双氧水分解
设 备:氧化塔
事故类型:爆炸
环 节:开车环节
地 点:山东国金化工厂双氧水车间
人员伤亡:3人死亡,7人受伤
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750万
环境污染:–
调查报告:有
现场图片:有
现场视频:–

该企业双氧水生产装置于2010年10月份停车,2012年8月份恢复开车,8月16日投料运行。8月25日15时10分左右,循环工作液泵跳停,开启备用泵约5分钟后氧化液泵跳停,装置于15时18分左右紧急停车,车间通知电工检修线路、未发现异常。16时左右,操作人员交接班,接班后相关人员作开车准备。18时24分,控制室操作人员发现氧化塔内压力持续升高后,通过远程控制尾气调节阀进行了一次泄压,此后压力继续升高。18时39分,压力急剧升高。18时46分许,氧化塔突然发生爆炸,大量重芳烃喷出,整套装置起火燃烧;同时,爆炸造成附近装置的氯气管道受损,少量氯气泄漏。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企业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救,至26日6时许,火灾被扑灭。事故共造成3人当场死亡,7人因爆炸或吸入氯气受伤。
事故发生后,国金化工迅速开展救援,拨打119、120急救电话,成立现场施救小组,对伤员进行抢救。接到事故报告后,市长、分管副市长和桓台县政府主要领导及公安、消防、安监、环保、应急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启动应急预案, 成立以副市长许某为组长的现场应急指挥部,确定应急救援方案,紧急调集各相关部门、救援队伍和专业车辆,展开抢险救援工作。7名受伤职工及时送往县医院进行救治。经过11小时施救,大火被扑灭。现对国金化工已暂扣安全许可证,全面停产整顿。
一、直接原因
由于长期停车,恢复生产时设备未检修,装置中氢化塔内钯催化剂及其滤网未更换,开车后系统内杂质较多。钯催化剂及白土床中氧化铝粉末随氢化液进入到氧化塔中,引起双氧水分解,使塔内压力、温度升高。紧急停车后,氧化塔内压力、温度、液位升高,未采取排料、泄压等有效措施,高温、高压导致氧化塔上塔爆炸。
二、间接原因
1.国金化工安全管理混乱。管理机构不健全,博汇集团共用一套管理机构;操作规程有缺陷,塔内压力、温度、液位升高时,未明确规范操作要求;管理制度不落实,未安排领导带班,未落实开停车报告制度,未制定开车方案,设备未经检修投入生产。
2.国金化工安全教育不到位。未制定安全培训计划,未落实安全教育,开车前未对操作人员进行转岗前的二、三级安全教育,车间技术员、仪表工、员工等对工艺过程、操作参数、控制指标、安全知识、紧急处理等知之甚少,操作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差。
3.国金化工压力容器未经检测投入使用。双氧水装置自2006年投产以来,14台压力容器未曾检测。该装置停用1年10个月后,压力容器仍未检测而投入使用。
4.兴平公司出具虚假报告。未审查压力容器检测情况,评价报告与现场安全设施不符。
5.桓台县马桥镇政府,桓台县安监局、质监分局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到位。对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监督、检查不力,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双氧水车间开停车未报告等隐患。
(以上内容整理自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国金化工“8.25”双氧水装置爆燃事故调查报告》)

联系我们: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