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 料:–
化学反应:–
设 备:–
事故类型:火灾,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环 节:–
地 点:嘉兴市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惠民街道)惠信路58号原惠民镇级工业园区内
人员伤亡:6人死亡
财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约1285.47万元
环境污染:–
调查报告:有
现场图片:有
现场视频:–
2021年9月3日下午,嘉善双杰海绵有限公司正常生产,高某伟、乐某芬、顾某祥、王某、朱某其等10人在一楼工作,严某、杨某华、沈某玲、杨某华、王某平、吴某观、周某学等9人在二楼工作。15时20分许,因二楼西南角物料暂存间粉碎的海绵已存满,位于一楼车间西南侧粉碎机无法继续向二楼暂存间输送粉碎机产生的碎海绵,粉碎机操作工顾某祥将粉碎机、吸风机暂时关停,粉碎机操作工高某伟和乐某芬用扫把清理粉碎机周边海绵边角料。15时50分许,二楼物料暂存间清空后,顾某祥重新开机作业。16时许,粉碎机操作工高金伟发现粉碎机与吸风机联接的塑料管起火,高某伟大声呼喊着火了。顾某祥闻声后,将吸风机、粉碎机的电源关闭,并与发泡工王某、高某伟迅速将附近的推车式干粉灭火器推至着火点进行扑救,但灭火器干粉无法喷出(此时火苗已引燃了撕碎机、粉碎机周边的海绵边角料),后去车间内找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与其他闻讯而来的员工合力扑救,因火势蔓延速度较快无法控制,现场工人分别往车间南侧和东侧安全出口方向撤离,大火引燃了生产设备周边及车间北侧堆放的海绵边角料和成品、半成品海绵(不少于60吨),使火势迅速蔓延扩大至二楼。期间,切割机操作工付某茂在16点02分电话通知车间二楼出纳沈某玲告知一楼车间着火,并于16点04分37秒电话报119。沈某玲接到电话后立即告知同在办公室的严某、杨某华一楼着火了,后付某茂女儿发现杨某华从一楼拿桶后返回二楼。16时30分许,公司清点人员,发现6名人员失联。 厂区外监控视频显示:16时03分15秒开始不断有黑烟从双杰公司冒出,很快黑烟已从整个厂房大量冒出,浓烟滚滚并伴有明火。此时,火势已蔓延成灾。 2021年9月3日16时06分,嘉善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嘉兴市消防救援支队调派指令后,立即调派8个消防救援站、5个专职队共22车106人前往处置。16时17分,罗星、惠民消防救援站等相继到达现场进行火灾扑救。经过火情侦查,现场采取救人与灭火同时进行的救援战术,17时17分火势得到控制,18时58分明火基本扑灭。搜救过程中,19时02分,在二楼东北角楼梯口发现3名遇难者遗体。21时15分,在一楼西侧厕所内发现2名遇难者遗体。23时31分,在厂区西侧一楼至二楼梯拐角处发现最后1名遇难者遗体。 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经勘查取证和技术分析,调查组认定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废海绵中混有较多的金属、胶、纸张、布料、塑料等杂物,在粉碎过程中因撞击摩擦产生火花,引燃海绵粉碎机内可燃物起火成灾。 (二)间接原因 1.双杰公司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一是未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重新申请消防验收备案。 二是未将生产作业区与储存区进行有效防火分隔。 三是消防安全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严重缺失。 四是未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疏散逃生演练。 2.安迪公司对双杰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不到位。 安迪公司将厂房出租给双杰公司后,未与其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未对其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对双杰公司擅自改变原厂房消防验收使用性质,将再生海绵生产和储存设在同一建筑内的消防安全隐患熟视无睹,未督促其重新申请消防验收备案;擅自在1#厂房与2#厂房之间搭建违章建筑,堵塞部分出口和窗户,影响人员逃生和消防救援,一定程度为事故伤亡扩大埋下了隐患。
(一)举一反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全面部署开展“低散乱污”园区、厂中厂(租赁生产)企业消防等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有力解决“低小散”企业腾退拆除不彻底、“一厂多租”、违法建筑影响消防(生产)安全等突出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部门、镇(街道)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压力传导机制,完善安全生产检查督查、考核评估和社会监督等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实,形成闭环。 (二)密切协作,形成安全监管合力。严格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要求,深入剖析此次事故暴露出的工业园区有关企业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部门工作协调,明确职责,形成合力,依法取缔关闭非法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三)强化宣传,提升消防安全意识。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和火灾事故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普及火灾报警、初期火灾扑救和火场自救逃生知识,提高社会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要督促企业加强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全面推动企业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应急技能培训,提升员工发现消除火灾隐患、第一时间处置先期火灾险情的应急能力及疏散逃生本领;要加大舆论宣传和监督力度,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及时举报和曝光重大火灾隐患,督促企业严格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联系我们: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联系方式。